在整个生产过程中,都有张力作用在滤布上,因而滤布需要有稳定性。否则张力去掉后,布的尺寸会有变化,可能导致压滤机上的进料孔不与滤布上的孔对准。为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,应对布进行热水处理或干燥热凝处理,温度和处理持续的时间取决于布的聚合物材料。滤布需要有稳定性的另一个原因是,使用中预先有张力作用在滤布上,例如在带式过滤机上和在立式压滤机上,预先就有张力作用在滤布上。在这种情况下,要仔细控制温度对滤布进行拉伸。预先拉伸除了能降低滤布在使用期间的进一步伸长之外,还能滤布在运行时有较好的轨迹,减少跑偏。
压光是常用的改善布表面特性的方法。操作时,让滤布在热的加压辊之间通过,并根据不同的布来选择温度、压力、及通过辊子的速度。压光后的滤布,表面光滑,有利于卸除滤饼,而且调节了渗透性,提高了过滤效率。
用针刺法制成的非织造布,内部孔隙多且均匀、无规则。因此透气性好,对粒子的截留性好也是一大优点。但是,粒子进入非织造布内部后,会堵塞孔隙,布表面上的毛绒也会造成滤饼难剥离。解决对策是对布烧毛、压光、表面涂覆树脂。经过这样处理的针刺非织造布,既有良好的粒子截留性,又有良好的滤饼剥离性。如果在上层纤网和下层纤网之间铺置基布,则制成的非织造布的强力不亚于织造布。
整理
(1)热定型整理。热收缩整理法可以用来增加非织造布的紧密度,提高强力,提高尺寸稳定性。
(2)压光整理。厚度均匀压光整理,旨在使非织造布的厚度均匀,达到一定厚度要求。
(3)烧毛整理。是用煤气烧掉非织造布表面凸出的浮面纤维,以便得到表面光洁的非织造布。
(4)吸尘整理。吸尘整理的目的是增大非织造布对粉尘的吸附力。吸尘整理的关键是用抗静电剂、吸湿剂、石蜡乳液等,对非织造布进行浸渍处理。经过吸尘整理的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纤维,能在过滤过程中吸附粉尘。
(5)涂层整理。为了改善非织造布的原有功能,或者赋予其新功能,可在其表面涂上一层化学材料。通过采用适当的涂层聚合物配方能改善其强力和其他性能。
(6)叠层整理。叠层的原理很简单,就是用黏合手段将两层或多层材料叠合在一起形成复合材料。
多数情况下,介质经过多次使用之后才会因磨损和孔隙堵塞等缘故而废弃。虽然每次使用之后都要清洗介质,但是滤布通过流体的能力仍不可避免有一定降低,降低的幅度与介质的流阻有关。
初始过滤压和固体粒子的浓度显著影响着介质的初始阻力。采用的过滤压若超过一定的临界值,那么滤饼过滤所希望的条件就不会出现。这是由于在这样的过滤压下,不能形成稳定的架桥,架桥失败的粒子会堵塞介质的孔隙。同样,如果料浆的浓度低于一定值,也不会形成架桥。